本报多次报道的“最美军嫂”周忠燕,她的故事在扬州近乎家喻户晓。她的丈夫胡永飞扎根西藏,守护国土,保护战友,英勇牺牲。为了让儿子更好地成长,她一个人承担起家庭重任,向儿子隐瞒爸爸牺牲的消息近十年。
胡永飞和周忠燕是如何相识的?他们的爱情有多动人?周忠燕是如何挺过那段最艰难的时光的?周忠燕如何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?这一切的疑问,在一部25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《守家》中,全部都能看到答案。这部由扬州籍军旅作家孙克勤所著的作品,已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。
深受感动 决心讲述他们故事
书中,一个忠于爱情、勤劳朴实、性格坚韧却也有脆弱一面的“最美军嫂”跃然纸上;阳光积极、舍己为人的胡永飞也被描写得有血有肉。那么,作者孙克勤是如何了解到他们的故事,又为何创作了这篇长篇报告文学的呢?
“那是2019年4月的一个晚上,中央电视台《新闻联播》播放了周忠燕一家的感人故事,我注意到他们和我一样,也是扬州人。”提到这部作品的创作,孙克勤回忆,画面上,站立在丈夫胡永飞壮烈牺牲的雪域高原的悬崖边,周忠燕对着雪山、对着天空,号啕哭喊出了积压在心底10年的思念:“永飞啊,我把你的骨灰带回老家了,但你的魂却永远留在这里了!守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,永远都带不回去了!”
这期节目,孙克勤反复看了几遍 ,眼泪止不住一直往下掉,家国情怀在那一刻变得那么具体!
孙克勤是穿了近40年军装的军人,历任部队团政治委员、师政治部主任,大校军衔。“胡永飞是我的同乡,也是我的战友。”孙克勤动情地说,“作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,为英年牺牲的胡永飞惋惜的同时,我觉得自己有义务,向更多人讲述他们的故事。”
2020年5月,孙克勤走进了周忠燕工作的洗衣店,开始了对她的采访。与此同时,孙克勤还采访了40多位胡永飞生前的同学、战友,周忠燕的好友、亲戚。
“我时常翻开胡永飞留下的日记本,反复翻看每一篇日记的内容。”孙克勤表示,他从中看到了一位当代军人乐观面对艰苦、征服恶劣环境的非凡壮举和博大情怀。
一经亮相 获得多方一致好评
2021年下半年,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《扬子晚报》,举办了“爱我人民爱我军”主题征文比赛活动,收到来稿近千篇。孙克勤根据深层挖掘到的周忠燕家的感人故事,精心写出了《婆婆的千层底》,荣获征文比赛唯一的一等奖;创作的《用爱撑起一片天》,在《人民日报》文艺副刊“大地”头条位置,刊发了大半个版面;创作的纪实文学《一路盛开的格桑花》,被《解放军报》“军人家庭”版头条大篇幅刊发;创作的报告文学《军嫂周忠燕的一天》,在扬州市组织的“讴歌新时代,喜迎二十大”征文竞赛中,获得优秀作品奖。
这本《守家》,获得了扬州市文艺创作引导资金项目,并获得多方一致好评。正式出版后,江苏省新华书店和出版社又加印了数千本,发往全国各大公共图书馆,以供收藏。
“我写周忠燕一家人的故事,是一位共产党员的情怀、一位革命军人的豪情、一位正直作家的书写、一种诗意的艺术表现。写作的过程,尤其是这样讴歌英雄、记叙烈士遗孀生活的写作,对我来说,本身也是一个净化灵魂、提升境界的过程。”孙克勤说。